<!--go-->
相比之下弗蘭茨只是搞出了十四架原型機也算不上什麼大手筆。
其實弗蘭茨的底氣除了奧地利帝國良好的經濟狀況以外,奧地利帝國本身在特殊零件生產方面和鋼材生產方面的技術優勢也是他的信心來源。
此時飛機的主要成本就集中在這些特殊零件和發動機上,歷史上早期的飛機研究者們都是靠手工自己打製零件,其中相當一部分人缺乏相關的技術,所以才導致事故頻發。
很多早期飛機別管結構合不合理,他們首先在組裝環節就不過關,別說上天,在地上跑久了都會散架。
其次此時的飛機大多數是木製的,所以很多時候一個好木匠能頂上一群工程師。奧地利帝國的飛行試驗由國家兜底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低階失誤發生的可能。
事實上正由於是國家統一計劃,所以製造這些原型機的成本並沒有多高。相比個人研究者在穀倉中數個月才能完成的原型機,奧地利帝國只需要幾周,甚至幾天的時間。
很快十四架原型機便被生產出來,試飛場定在了維也納郊外的卡倫山上。
事實上關於如何讓飛機起飛,奧地利帝國的武器開發局和維也納滑翔機俱樂部也沒能達成共識。
既有利用重力加速的木製傾斜軌道,也有彈簧發射架和巨型彈弓發射架,更有大家所熟知的落錘式起步法。
當然在這個時代的奧地利帝國,力大磚飛的牽引式發射裝置也必不可少,甚至奧地利帝國軍方還在山頂上修了一條鐵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