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第四章被用壞的工具
從西晉末年五胡入華,到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執政,已過去了一百多年。
這一百多年裡,北方各民族之間一直處在相互征伐、仇殺的動亂之中。同時,北方各民族在相互征伐中也認識到,誰也不可能把誰亡族滅種,要想維護自己打下來的江山,必須注重吸收異族的先進成分,為我所用。
沒有文化支撐的國家,再強盛也只是曇花一現。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在執政的實踐中,逐漸意識到了這一點。他深知,治理北魏不僅需要武功,而且需要文教,即透過宣揚禮、樂、法度來化民,方能保持社會穩定,促進社會生產。
為推進漢化改革,429年,拓跋燾對政府機構進行了改組,正式恢復魏晉時代的中央行政制度,設定左右僕射、尚書等官職。
僕射(puye),僕是主管的意思,古代重武,主射者掌事,故諸官之長稱僕射。魏晉以後,僕射相當於副相的地位,僅次於尚書令或錄尚書事(國務院總理)。但實際上,僕射基本上就相當於首相。為何?
因尚書令或錄尚書事地位太重,皇帝不喜歡大臣的權力過於集中,所以尚書令或錄尚書事的位置一般都空著,僕射以副職身份主持工作,那就是實際上的首相了。僕射、尚書,是典型的漢族官職。
431年,拓跋燾在北方取得敗柔然、降高車、滅胡夏等一系列的軍事勝利後,又提出了“偃武修文”的方略。如何修文?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