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第三章劉義隆的第二次嘗試
北魏國主拓跋燾,南宋皇帝劉義隆,二人都不甘於只作偏安之主。拓跋燾的理想,是飲馬長江;劉義隆,則念念不忘封狼居胥。二者註定會再次爆發一場大碰撞。
公元450年2月,北魏以狩獵為名在梁川(今河南商丘一代)集結部隊,劉義隆敏銳的嗅到了戰爭的味道,立即向國境線上的郡縣下詔:若敵兵少就登城拒守,若敵兵多就帶領百姓退到淮河以南。
可惜,當時沒有手機,更沒有微信工作群,傳到邊境的訊息變幻莫測,地方長官無所適從。寶貴的撤離時間一點點被浪費,2月20日,拓跋燾的10萬鐵騎呼嘯而來,聲勢浩大,連下南宋數城,兵鋒直指淮河北岸的一處軍事要地。
懸瓠城,今河南汝陽。
這可是10萬鐵騎,懸瓠北方的南頓、潁川兩郡長官,不知收沒收到劉義隆的詔書,反正關於撤退部分貫徹的很徹底,二人毫不遲疑,立馬棄城而走,將小小的懸瓠城暴露在北魏的刀鋒下。
大敵當前,城中守將作何打算?
很遺憾,沒有正式守將。懸瓠城雖不大,但卻是豫州的州政府所在地,既然是州政府所在地,直接的軍政長官應是豫州刺史。時任豫州刺史,是皇帝劉義隆的四兒子、南平王劉鑠。劉鑠在哪兒?跑到了淮河南岸的壽陽。
此時的懸瓠城內最高的軍政長官,叫陳憲。職務?參軍,還是副的,最多副團級的副參謀長。職權?奉命代理郡守。手下兵將?一千人不到。派個團附率800壯士守個倉庫還行(致敬!),讓他們守住一座城,天方夜談。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