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解剖持續了近四個小時,張凱的後背早已被汗水浸透。當他完成最後一項記錄,將死者的器官逐一放回體腔時,窗外的夜色已深。“縫合採用連續鎖邊縫合法,”他邊操作邊說,“注意保持面板對合整齊,這是對死者最後的尊重。”
走出解剖室,張凱摘下護目鏡,鏡片上的霧氣在玻璃表面留下水痕。他看著手中的初步報告,死亡時間、死因、年齡判斷都已清晰,但死者的身份依然成謎。那些從牙齒、骨骼、內臟中提取的線索,正等待著與其他證據拼湊,最終還原出這個陌生死者的人生軌跡。
刑偵支隊的電子檔案室裡,空調外機發出令人煩躁的嗡鳴,與此起彼伏的鍵盤敲擊聲交織成一曲沉悶的樂章。張輝站在白板前,用紅筆重重圈出死者特徵:年齡45-50歲、身高178cm、右利手、枕骨凹陷性骨折、環狀軟骨骨折、左腕電線勒痕、深藍色聚酯纖維衣物殘留。“今晚必須從失蹤人口系統裡篩出符合條件的人,”他的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堅決,“大家打起精神,任何一個細節都可能是突破口。”
小組成員們各自就位,二十臺電腦螢幕同時亮起,藍白色的冷光映照著眾人疲憊的臉龐。實習生小林盯著面前密密麻麻的表格,忍不住抱怨:“全市近三年的失蹤人口記錄有8762條,這要查到什麼時候?光是年齡和身高符合的就有1300多條!”她的手指在鍵盤上機械地滑動,每重新整理一頁,都要忍受系統長達十秒的卡頓,等待的間隙,她只能盯著螢幕上旋轉的載入圖示發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