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敦煌遺書進京那天,沒有掀起什麼波瀾。
次日,僧道司郎中被叫來。
宋代的僧錄院和道錄院,被朱國祥合併為僧道司。隸屬於禮部,跟鴻臚寺平級,掌管全國宗教事務,包括摩尼教、景教也歸僧道司管。
一把手為郎中,總攬各教。
下設僧錄所、道錄所、雜錄所,各所主官為員外郎,皆由正經的進士官擔任。各所的副貳官,則由各教的修行者擔任。
僧道司郎中名叫毛奎,已經快八十歲了,死活都不肯退休。
李寶當年攻略福建時,毛奎就已是前宋的福建轉運使。
他串聯福州官員投降大明,卻一直不怎麼受重用,還一次次躲過貪腐案,七老八十的依舊活蹦亂跳。
此人兼修佛道,主張儒釋道三教一家,朱銘已讓他管理宗教事務五年多。
若是六年期滿,那就真該退休了。
就算自己不打申請,朱銘也會強制他退休,一把年紀還佔著官位幹嘛?
毛奎拄著柺杖來到翰林院,見到朱國祥時明顯一愣,隨即作揖問候:“臣毛奎,拜見上皇陛下!”
朱國祥和藹微笑:“老先生快坐。”
“謝陛下。”
已有翰林院小吏把椅子搬來,並接過毛奎的柺杖幫忙拿著。
朱國祥說道:“這裡有一些各教經書,你讓僧道司謄抄一份副本,研究之後再決定是否公佈。有些經書,可能會引起非議。”
“非議?”毛奎聽不明白。
朱國祥拿出一沓經卷:“比如這些,是三階教的經文,在隋唐兩朝遭到多次查禁。”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