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滅高麗之戰,用不了多少軍隊。
三千野戰軍,五千駐防軍,總兵力八千已經足夠。
但徵用了一些民間商船,都是常年跑高麗、日本貿易的。
遼寧文武在等待朝廷的命令時,雖然不敢擅自出動軍隊,卻可以提前調動糧草。遼東各地的常平倉,糧食紛紛調往蓋縣,然後透過海船運到大同江北岸。
與此同時,大明軍隊也在往平壤集結。
這麼明顯的軍隊和糧草調動,不可能完全保密,很快就有高麗商賈把訊息傳回。
高麗西海道巡撫使白公美,嚇得瘋狂給軍政府發信求援。
面對大明兵鋒,首當其衝的是西海道。而西海道三州,分別是黃州、海州和楊州,這些破地名顯然是借鑑中國。
楊州很遠,都已經挨著漢江了。
黃州城卻很近,距離平壤僅百餘里。
鄭仲夫把高麗中樞變成閣部院制,地方官職卻懶得去改,而且特別古怪有意思。
省級別的行政區,沿用唐朝舊制為道。
早年跟宋朝一樣,每個道都有轉運使,後來不知為何卻廢置了,改為非常復古的“州牧”。
此外,還有巡撫使、廉訪使等等。
道一級下面,還有知府、知州、縣令,跟宋朝沒啥區別。
“朝廷怎還不派來援軍?”白公美焦急萬分。
黃州知州鄭世佑冷笑:“一群武人,忙著在開京爭權奪利呢。他們不信任地方文官,估計還以為是假訊息。怎麼可能迅速派來援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