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0268【驚動蔡京】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得益於金手指,朱銘不但記得穿越前看過的書,現在讀沒看過的書也能很快記住。

大學之道的三綱八目,是為了引出道用論。

而如果要造反,還得解決“忠”的問題。

朱銘每天晚上,會用一個小時閱讀儒家經典,同時摘抄自己想要的內容。

儒家大量論述“忠”的書籍,一本是《論語》,一本是《左傳》。

孔子的忠,有兩個指向:一為忠君,二為忠人。

忠人很好理解,就是待人要忠誠。

至於忠君,孔子是有條件的,核心是“君君臣臣”。

既,君主和臣下要各守本分,“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你不以禮待我,別想我忠誠於你!

高官厚祿,就是以禮相待嗎?

非也!

至少朱銘不這樣理解他認為自己的高官厚祿,來自於民脂民膏。

孔子不但反對愚忠,而且反對冒死直諫。他認為君主有錯誤,應該像對待朋友那樣進行忠告。如果君主不聽,那就別再說了,不要自取其辱。

至於面對無道昏君,孔子的建議是趕緊開溜,隱居讀書幹啥都行。

又說,國家有道,我卻貧賤,這是我的恥辱;國家無道,我卻富貴,這也是我的恥辱。

所以朱銘在造反之前,必須辭官歸隱,最好能提前一兩年辭官。

孔子的忠君,是有優先順序的。首要任務為“敬其事”、“謀其道”,也就是幫著君主治理國家。

《左傳》的很多言論,反而有愚忠的味道,動輒就鬧著要去死,這是背離孔子本意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