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陳淵受到老師楊時的影響,專門學過水利、造船、兵略知識。
這三樣想要精通,都必須有良好的數學基礎。
朱國祥、朱銘父子倆,把簡數(阿拉伯數字)給拿出來,又扔出一堆四則運算子號。陳淵最初沒太在意,但僅僅過了幾分鐘,就意識到這些玩意兒有多麼實用。
他本來就懂加減乘除,本來就懂分數原理,甚至懂得簡單開方術(增乘開方法和天元術,要到南宋才發明出來)。
在記熟新的數字和符號之後,陳淵只用了半天時間,便從小學數學一路修煉到初中數學。不是他有多麼天才,而是那些東西,他本來就已掌握,換一套新方法來表達而已。
到第二天,已經開始教幾何原理。
這也是陳淵早就學過的,但朱家父子的方法,比傳統表達更為直觀簡潔。
平面幾何的變化和公式,終於讓陳淵的學習速度慢下來。
中午吃飯,陳淵忍不住說:“算術雖為雜學,卻幾近於道,於家國天下有大益。”
朱銘這些天都在鑽藏書樓,想要為推廣數學尋找聖賢背書。首先翻閱的,便是歷代史書的志,因為雜學都在其中。
他此刻說道:“算術不是幾近於道,而是本就為道之一體。《漢書》與《後漢書》的律曆志,一言:天地初形,人物既著,則筭數之事生矣。又言:數者,一十百千萬也,所以算數事物,順性命之理也。《逸書》(古文尚書)也言:先算其命。”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