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人之初,性本善……”
陸提學認認真真讀完,不時的點頭表示贊同,最後說道:“此蒙文確屬上乘,利於孩童學習,但不可稱其為經,且改名為《三字文》吧。”
朱銘對此無所謂,拱手說:“多謝提學賜名。”
陸提學微笑頷首:“李通判言你貫通三經,我這就考你一考。”
此言一出,隨行的二十個西鄉縣士子,齊刷刷把目光投到朱銘身上。有疑惑,有不屑,有嫉妒……種種情緒,不一而足。
貫通三經,可不是能隨便說的!
一個少年貫通三經,基本能夠斷定在吹牛。
陸提學又對錢教授和士子們說:“吾提之問,爾等也可回答。”
“請提學不吝賜教!”
眾人紛紛鞠躬作揖。
陸提學負手而立,望著前方山川:“何謂道?何謂器?”
一個姓餘計程車子搶答:“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沒等這人說完,其餘士子已懊悔不已。
悔的是自己反應太慢,竟錯過了表現機會。這是《易傳》裡的原話,而且非常出名,就算不治《周易》也能答出。
陸提學看向朱銘:“成功以為如何?”
朱銘聽懂了對方是啥意思,以前白崇文、李含章、向知縣考教學問,皆以科舉內容為出發點,只是讓朱銘解釋經文而已。
眼前的陸提學,已經跳過科舉高度,直接要跟朱銘談理論道。
朱銘回答說:“道即理,器即事。”
如此答案,跟余姓士子差不多,但又更具體一些。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