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王淦昌在大同大學完成實驗後,邁特納親自從柏林大學發來信件,承認自己犯了一個錯誤,並誠摯邀請他回去繼續完成研究,同時頒發博士學位。
李諭肯定不可能攔著,趁著德國僅剩的三四年大師雲集的時代,趕緊送他過去再讀幾年。
王淦昌走後,科學社拿著最新的一期《科學雜誌》給李諭看。
這些日常事務李諭一般是不管的,但他人在上海時,編輯部還是會讓李諭過過目。
隨手翻了翻,李諭注意到了其中一篇文章,《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署名:華羅庚。
李諭隨即看了起來。
科學雜誌編輯部目前的主編是當年的庚款留美學生王季梁,發現李諭格外關注這篇文章,於是說:“聽人講,是個只有中學學歷的人寫出來的。”
李諭笑道:“果然數學才是僅有的一門可以實現個人英雄主義的學科,一張紙一支筆就可以創造乾坤。對了,這個蘇家駒是何許人?”
王季梁說:“好像是個中學數學老師,數學愛好者,在江浙一帶小有名氣。他的那篇《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最先投給了我們雜誌社。可是我很奇怪,因為即便不懂數學,我也聽說過一般的五次方程早就被證明沒有根式解,所以拒絕了刊登。”
李諭說:“那蘇家駒的文章登在什麼雜誌了?”
“《學藝》,”王季梁說,“這個叫做華羅庚的人,就是看到《學藝》雜誌刊登的蘇家駒文章後覺得不對,因為與阿貝爾的結論相悖。於是華羅庚寫信給《學藝》雜誌指出錯誤。《學藝》隨後刊載了一篇簡短的更正宣告,承認蘇家駒的文章有誤。不過華羅庚對《學藝》雜誌的敷衍態度不滿,才寫了這篇翔實的糾錯文章投給我們雜誌社。”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