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五百二十六章 沉船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民國初年頗有百花爭放的感覺,《臨時約法》徹底放開了報禁以及清朝對言論自由的過分壓制,短短一年時間,報紙數量就從清末的100種激增到500餘種;通訊社也瞬間出現了六家。

廣大民眾真的被帝制壓抑太久,一下全部釋放了出來。

李諭的無線電裝置也因此在全國也賣得非常好。

對國內李諭一直低價出售,基本沒有利潤,反正錢都是在國際市場上掙的,養養國內理所應當。

報界在民國初年的生長極為迅速,民眾們同樣支援報界,在很多人看來,“共和時代,輿論為法律之母。無論為官為商,總須與報界聯絡”。

至於各家報紙的言論,更是沒什麼限制,比如上海的《民權報》,還有天津的《大中華報》,幾乎“無日不罵袁世凱項城”。

袁世凱一時鞭長莫及,只好聽之任之。

蔡元培曾經評價:“當時思想言論的自由,幾達極點。”

梁啟超後來也回憶說:“回想民國元年、二年,不啻若唐虞三代之盛。兩派各有極端之主張,爭論不已,固相若也。然彼時為憲法問題、借款問題、財政問題,無論其意見何若,當各有一番之研究……”

現在帝制剛消亡,國內有太多太多問題需要研究,各抒己見的自然多。

除了言論上的開放,國內同樣迎來了一波結黨的瘋狂浪潮。

封建時代嚴禁結社組黨、與聞國政,總是把“結黨”與“營私”聯絡在一起。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