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伊頓公學有幾個年輕人還是挺出色的,比如一個叫做莫斯萊的。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這個名字,不過他卻是最早發現原子序數的關鍵人物。
此後莫斯萊當過盧瑟福的助手,也與玻爾一起工作過。
但很可惜,莫斯萊英年早逝,一戰時不顧家人反對去前線當了一個通訊兵,結果命喪戰場,時年27歲。
如果他能多活一兩年,是很有機會拿一塊諾獎的。
莫斯萊對李諭同樣很崇拜,在伊頓公學裡最喜歡的科目也正是數學和物理。
對這種少年天才,李諭只能儘可能去鼓勵。
從古至今,不論中外,都有很多科學方面很有天賦的青年。
李諭頗有感觸,回頭得好好挖掘挖掘國內的少年。
在他曾經的時代,國內由於連年戰亂,沒有這麼好的條件,自己既然穿越了,無論如何也要多拯救幾個埋沒在歷史與時間中的天才。
當然是科學領域的,民國時期,在社科方面的大師數不勝數。
威爾遜花了十多天,才勉強做出了可以拍照的雲室,不過依舊很簡陋,靈敏度也比較一般。
實驗儀器的開發肯定是個大麻煩事,只能先將就用吧。
反正雲室這東西想發揮真正作用還得再過不少年。
在威爾遜改進雲室的空當,李諭也沒閒著,與盧瑟福完成了水下測試。
由於只是為了發現宇宙射線,所以暫且不需要考慮太多李諭腦中已知的現象。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