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在經過了一系列的爭吵之後,新編軍和新訓軍的規模和編制也就確定下來。
新編軍編列十二個營,其中騎兵營有二,步兵營有六,輔兵輜重營有二,炮營有一,親兵營有一。
其中騎兵營兩個,只有八百人,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重騎兵,一部分是輕騎兵。所有的騎兵都必須進行檢驗合格後入伍,寧缺毋濫。
這是為了北上之後,得到戰馬,就可以立刻以騎兵身份投入戰鬥之中,所以必須是要有本事在身的。
但在廣東訓練時,重騎兵隨長矛兵訓練,也配一把十二尺長矛,輕騎兵攜弓箭等裝備,隨鳥銃手訓練。
如果在北地獲得不了足夠的戰馬,那麼重騎兵就地編為長矛兵,輕騎兵則著輕甲,編為弓箭手,與鳥銃手一起作戰,因此他們需要學習步兵作戰技巧。
一開始,陳平還是保持了對於騎兵的熱情,因為貸款所得軍餉裡,被沈猶龍截留了十萬兩,作為北上之後的花銷。雖然粵省官員們心裡還想著,北上之後,軍需花銷都可以找兵部報賬,但留下備用金,那是有備無患。
陳平認為,有這麼多錢,還是可能組建成騎兵隊伍的。
但隨著粵軍的編組完成,大規模進行訓練,透過剿賊進行驗證,甚至還前往淡水,以適應海運。
這些實戰或者實戰化的行動,讓陳平感覺到,騎兵的重要性,還是要往後一點。
一開始,他僅僅認為,在得到馬騾之後,只有炮兵優先於騎兵,但經過實戰和大規模拉練之後,陳平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輜重之類的營伍,也應該優於騎兵。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