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後續事由交給徐修能?”
當高玉祥提此建議,韋太后大覺奇異:“你不是更加看好賀澄臺,為何又提出‘臨戰換將’?”
“促成議和,雖賀舍人更加適宜,針對蜀王黨,亦離不開晉王妃、賀舍人從旁相助,然則奴婢以為,為防晉王一系坐大,太后還當早早掣肘,賀舍人,並不適宜知道過多隱情,太后難道不是因為這層顧慮,方囑令奴婢隱瞞處死懷恩王一事?”
正如徐修能分析,當除蜀王,韋太后便會將晉王妃視為隱患,而串通突厥處死懷恩王的事當然大不光彩,嚴重有損聲望名譽的事,韋太后從來便沒想過交給賀湛實施,更不要說韋太后要說的人不僅僅是懷恩王,她已經被突厥使說服,決意藉此機會將其舊部,十萬士勇一網打盡,這樣的行為更加卑鄙無恥,萬一張揚,可謂遺臭萬年,韋太后又豈肯授柄於人?
但韋太后縱然不考慮利用賀湛,也沒想過用徐修能,如此關鍵機密之事,當然要交給可靠之人,她尚且還在竇輔安及謝饒平之間斟酌。
高玉祥當然不希望讓竇輔安揀這便宜,可若然針對竇輔安,內鬥的企圖也太明顯,故而高玉祥採用了更加聰明的說法:“謝相國雖對太后忠心耿子類,然想法有時候過於迂腐,行事有失果決,再者,謝相國之年歲……太后若想掣肘晉王妃及賀舍人,也應當在著力培養壯年一輩了,徐世子論智計才幹,的確最最合適。”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