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榮國公對韋太后一直心懷鄙夷,這回得知竟然是義川之子賀洱繼承大統,韋海池就此名正言順臨朝聽政,又哪會心悅誠服?他先是有意接近南陽郡王,意欲從這位宗正卿的口裡打聽宗室們為何放著晉王賀燁不顧,心甘情願讓韋氏得逞,哪知南陽郡王對他不理不踩避而遠之,於是榮國公只好親近另一輔政王賀淇。
兩人就此“一拍即合”——
文皇后當年設立宗政堂,固然是為避篡政之嫌,也確有與宗室王公共治國政之誠,那時宗室尚還繁盛,成年親王都有十好幾個,故連郡王其實都沒有資格加入宗政堂,又哪比得如今?因為英宗朝諸王謀逆導致宗室不少獲罪,再兼肅宗、德宗子嗣單薄,連續兩朝因為皇子得封親王者竟只有賀燁一人,偏偏又未及冠,再兼不學無術,雖然在宗政堂保有一席之位,實際上也是因為韋太后堅持的結果,賀燁顯然只能對太后唯令是從,並不可能真正參涉朝政。
而諸郡王當中,南陽王顯然也只是形式上的存在,並不樂意干涉朝政,義川王又是顯然的“韋黨”,就越發顯得汝陽王賀淇勢單力孤,是以這位回過神之後,立即上諫因宗室“凋蔽”,宗政堂唯有幾人豈非有名無實,理當破格擢升諸國公入政,韋太后明知賀淇是意欲固勢,但她既然留了賀燁性命,並允准再置宗政堂,本就是為了先利用賀燁與義川斬除賀淇,也不懼賀淇逐漸坐大。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