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放下萬緣,上路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關懷的方式很多,重點是在心靈層面上。一個人,特別是在年紀大時,在家居士、大修行者都一樣,隨著整個“四大”的衰弱,心靈上會比較傾向小朋友。就像對待小朋友需要哄一樣,老年人也很需要別人哄。前提是關懷者必須有顆善良的心,常常用心地以語言的方式,讓他明白你對他的關心,而不只是物質上的給予。和父母常常有心靈上的溝通,講幾句好聽順耳的話語對我們不會有什麼大損失,或是用心選購一些貼心的小禮物也很能表達關懷之意。可是,很多人就是做不到。以老年人的狀況來說,物質上的溫飽不需要太多的花費,而心靈上的照顧非常重要。如果只是時常塞一些錢給父母,卻讓他們孤苦伶仃地生活,到最後面臨病痛時也都沒人照顧,這不是真正的關心。他對你的所作所為雖沒有明說,卻會對你懷有怨恨地離開這個世間。

所以,臨終關懷應該延長到一個人的一生中,因為自己現在對長輩的所作所為將會變成子孫們的榜樣。如果自己現在做得不好,未來孩子們也會學著自己的作為來對待自己,到時候就不能埋怨孩子不孝順,因為他看到你就是如此對待長輩——沒有一個好的表率讓他學習,怎麼能怪他們呢?親友活著的時候,就要對他們多多付出關懷,特別是當他們在病中即將進入此生最後的過程時,不要有刺激他們的心態或行為出現。很多人認為,在病人罹患不治之症時,早一點告訴他事實可能對病情會有幫助。很多醫生也有這種觀念。可是,從我與病人接觸的經驗發覺:很多人對自己能活下去抱有很強烈的希望,如果我們提早告訴他病痛將會帶走他的生命,雖然沒有什麼不好,但會打擊他強烈想活下去的願望。所以這需要很多的善巧。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