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我們可以看到,在高科技的工商時代,世間親情愈來愈淡薄,為了錢財或微不足道的小事便傷害親人的例子不在少數。又例如,許多父母將小孩當成掌中之寶,萬般呵護寵愛,到後來這些因過度受寵而變得貪得無厭的小孩反而成為父母最大的冤親債主。
我們會發覺,很多會傷害父母的小孩,不是因為家境不好,而是因為從小父母過度溺愛,要什麼就有什麼,慢慢形成我行我素的性格。長大後,如果父母有一次沒有滿足他的要求,他便忘記了父母已經對他付出成千上萬次,於是他可以用最後一次的沒有付出,將父母當成是世間上最大的仇人來傷害。
有種人,你對他好一百次之後,絕對不可以對他不好兩三次,因為他會藉由後面幾次對你的不滿意,而將之前你對他無數次的好一筆勾銷,這就是親人和朋友。另一種人你可以對他不好一百次,但只要對他付出一兩次,他就會感激不盡,那就是仇人。其實,要滿足自己不喜歡的人是最容易的,你平常對他沒什麼好話可說,有一天你講了兩三句好話他就滿足了;可是,好話講太多,親人反而會將你的話當成花言巧語來看待。
昨天是最親密摯愛的親人,今天可能是傷害的最大來源,而且往往會是最深最難以承受的傷害。因為我們投入了太多的心思,於是希望對方會以同等的付出回報;而當太多的奢望無法如願實現時,隨之而來的傷害就會愈大。當然,不可否認這種付出其實就是一種愛,但這是一種執著、無明的愛;這種缺乏智慧的付出,回報常常會是負面的結果。對於親人,當然需要去關愛,但關愛的前提是必須將過度的執著放下。很多時候,就是因為關愛已經變成一種過度的執著,所以當家人受到了傷害或遭遇困難時,我們會覺得比自己不順遂還要痛苦。其實,這也可說是真正的冤親債主;你對他因關愛而產生的痛苦,就是一種還債。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