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佛陀傳了八萬四千種法門,重點可歸結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佛法可說是非常廣大深奧,光是《大藏經》,只是翻一翻也要花我們很長的時間。然而,佛法也可說是非常簡單,因為其重點只有一條,就是不可以傷害眾生——這也是所有佛法的精華。
能醫治我們千百萬種心病的萬靈丹,就是菩提心,它是非常殊勝的寶物。九百多年前,印度佛教大學者阿底峽尊者將它稱為至妙寶。有這樣一種精華之法就可得解脫,若是缺乏這種菩薩之心,絕對沒有其他方法可以得到解脫。因為我們要累積福報,必須依賴慈悲心與菩提心。慈悲心與菩提心的差別,是對眾生心態大小的差別,即使是羅漢也要有對眾生的慈悲心,如果不依靠眾生,福報絕對無法增長。
想要透徹地懺悔業力,必須依賴對眾生的慈悲,因為業力是緣眾生而造作。為了要消業障、累積資糧,於是我們觀想憶念佛菩薩或持咒,如此不斷地精進,最後能慈悲、智慧雙運而成佛。在此過程中一切的善巧,是為了讓純正的菩提心能夠如實生起,而且堅固地於心中不斷增長。
沒有任何法門可以不依賴菩提心便可成佛,絕對沒有。如果擁有菩提心,持咒持錯了,觀想觀錯了,唸經唸錯了,甚至不會念經都沒有關係,到最後你還是會成佛,因為你的心本來就是具備佛性。唸經、持咒、觀想這些善巧,是為了讓我們透過對眾生的慈悲以淨化自己的內在,進而能讓勝義菩提心產生出來。勝義菩提心產生時,也就是當菩提心達到遍滿一切,對每一個眾生遍知的智慧及慈悲都是一體雙運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