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三百九十八章 並不遙遠的中世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魏晉時代,在朝廷有意的推崇下,孝道的地位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隨著這些變化,對經典的註解也發生了改變。在理解春秋這方面,漢儒的“為父絕母”之說也不再是主流,而是採取“母子至親無絕道”的觀點。

西晉大儒杜預註釋《左傳》時,就反對漢儒的主張,認為子女無論如何不能與母親斷絕關係。杜預認為,母子關係凌駕於夫妻關係之上,所以春秋所說的“絕不為親”,是指因為齊國人和文姜淫亂,所以魯莊公應該斷絕與齊國的外戚關係;而不是說,要斷絕文姜和魯莊公的母子關係。

當然,這種變化的原因,在希臘學者眼中再明顯不過了:這套論述的核心,一是強調孝道地位更高,二是強調以血緣親疏關係作為最優先的考量。

為什麼特別強調孝道?因為當時的政權其他地方合法性太弱,只能抓這個。

為什麼強調血緣親屬?因為國家的其他認同,都給折騰的快崩潰了,就剩這個了。

如果有其他的可選,那麼人們並不會只糾結於一種關係。可以明顯看出,從春秋時代開始,社會推崇的價值就遠不止一種,而且很多美德是居於孝順之上的。

基於血緣的關係和道德,是最基礎的一種,但也是最落後的一種——現在的希臘學者,自己都覺得古典時代的希臘城邦政治水平不高,但哪怕那個時候的希臘人,也知道要打破城邦內的血緣氏族,建立更有效的組織。所以,這種情況,確實是一種倒退。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