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暫不提貢院內的情形,先說貢院外,已是流言蜚語不斷,鬧得天翻地覆了。
這幾日京城中有兩件大事,被老百姓津津樂道著。其一是劉汝卿告馮徹一事;其二是科舉舞弊之事。
劉汝卿的事好辦,邵相手書一放,證據充實,無可反駁,於是馮徹決定重審通敵案。雖然馮徹是被告者,但對他審案沒有產生絲毫影響,依然能做到公正公平。結果正如邵安所言,劉詠舟一案為冤案。
案子一結,京城譁然。人人皆道馮大人是青天大老爺,斷案無私,秉公執法。連劉汝卿也被其感動,想要撤訴,說只願洗清父親罪名,不願連累馮大人。
可馮徹卻不領情,他主動上摺子向皇帝請罪。按本朝律例,誤判令人致死,或斬首、或流徙。皇帝念他是個剛正嚴明的好官,且已平冤糾錯,便想下旨輕判。但高巍一夥記恨馮徹,帶著幾個武將上朝鬧過,要求嚴懲馮徹。
皇上心知肚明,此事乃邵安的手筆,更明白其用意。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要了結此事,非得由邵安親自出面才行。故而皇帝對馮徹的摺子不理不睬,留中不發。
至於第二件事,則是極其棘手的。士子們不知從何得到的訊息,傳言只需向丞相府遞交寫有自己文章標題的紙條,則可由下人送入貢院內,保證中榜。
寒門士子聽說後氣憤填膺,富家士子得知後喜上眉梢。一時間,幾家歡喜幾家愁……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