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邵安走上前,緩緩掃過在座諸位,開始講解:“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若考生解釋為:學習優秀就做官。此等答卷,棄之。”
眾人點頭,因為如此解釋,則與之對稱的‘仕而優則學’,難道要理解成:做官如果優秀了就去學習?
見眾人無異議,邵安繼續講道:“若將‘優’釋為‘行有餘力’,評下等;釋為‘多’,評中等。”
這次下面隱隱傳來嗡嗡聲,個別人對此感到疑惑,終於有一年青官員站起來問道:“邵相,下官不解。馬融注《論語》,訓‘優’為‘行有餘力’。何以評下等?”
“《說文》有云:優,饒也。又曰:饒,飽也。《小爾雅》雲:優,多也。”邵安毫不客氣的舉出反例。
提問者被駁得無言以對,臉一紅拱手道:“下官受教。”
“將‘仕’釋為‘學習’,下等;釋為‘做事’,中等。”邵安停頓片刻,環視四周,“諸位可有疑問?”
第二個人站起來了,態度可比第一個要謙遜許多,“下官愚鈍,敢問邵相,此解出自何處?”
邵安解道:“朱熹曰:‘仕與學,理同而事異。’然本官以為,此處應參照《段注》:仕,事也。‘仕’與‘士’皆事其事之謂。”
“多謝丞相,下官受教。”
邵安最後點評道:“將‘學’釋為‘學習’,下等;釋為‘覺悟’,中等。《說文》有云:學,覺悟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