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這個……也不能說是都撤了。”上官銳馬上說道。幾個月前,商成為了突竭茨人主力去向的事情,在澧源大營的幾大屋檔案卷宗很是折騰了一陣,其間找上他,問起文宗永寧十六年朝廷撤消雅黎二州駐軍的事情,當時便把他唬了一跳。他沒去過西南,可自漢唐以來,雅州和黎州這兩個地方是大趙防禦吐蕃的第一線,號稱西南屏障,無聲無息就撤出駐軍,要是吐蕃人打過來了,又該怎麼辦?雞飛狗跳地一番折騰,他總算從兵部的舊案宗裡找到答案。文宗初年,在吐蕃國內一個叫作昂衝一一也有檔案上記錄為“象雄”或者“羊同”一一的地方,一群信奉苯教的羌人因為對吐蕃王推廣佛教的做法不滿,於是發動了武裝叛亂。這場叛亂的規模很大,很快就波及到吐蕃全境。吐蕃人花了十幾年的時間,總算把動亂鎮壓下去,但其間吐蕃的國力也是大損。在突竭茨人的壓迫下,吐蕃放棄了西域的經營,東與大趙和南詔結好,南與天竺交通,以期休養國力。大趙在西南方向上面臨的吐蕃軍事壓力大減,於是朝廷作出了從雅黎二州撤減駐軍的決定。
把自己瞭解到的情況講述了一遍,上官銳接著說道:“之所以撤減雅黎駐軍,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當地的糧秣軍械補給輸送的壓力實在是太大。那地方全部是山,從成都送一斤糧食到雅州,路途上就要消耗七斤,到黎州就更不消題了。就是商上柱剛才說過的,當地幾乎沒什麼人煙,依靠當地供給駐軍的事情,想都不用想。雅州的駐軍該是兩千六百,黎州駐軍一千三百,再加沿途的二十多個堡寨軍鎮以及戍衛的邊軍,總的兵力是在七千朝上,不說別的,光是照應這些人的吃喝,每年的支出就不得了。再一個,永寧十六年的兵部尚書是李要……”他停下了話,凝視著陳璞。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