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九百三十四章 這盛世,如你所願(大結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大吳辰豐二年開春,冰雪融化,東風解凍,大地復甦。

汴京城外柳色新青,青煙嫋嫋。正月初一,禮部鳴鐘九響,百官朝賀,新年新氣象,吳國朝廷冊封了百官,開始推行新政。

吳國推行輕徭薄賦政策,蘇宸不希望給底層百姓太大的徭役和賦稅,於是頒佈《新政十六條》。

在田賦方面,將天下田畝按肥瘠分九等,最下等每畝歲納糧一斗,最上等亦不過三鬥,較舊宋減三成;丁匠雜徭,歲不過二十日,老弱婦孺一概蠲免。詔書甫出,州縣差吏連夜焚燬舊籍,百姓額手相慶,呼為“蘇皇恩糧”。

吳國還設定許多通商口岸,加大對外貿易,比如鴻臚寺會同工部,於登州、明州、廣州、泉州四港設立市舶提舉司,建碼頭、貨棧、稅關。南洋胡椒、天竺象牙、波斯特品船船相繼,皆以吳瓷、吳茶、吳綢、紡織品互易。又令遼國榷場三處互市,歲輸戰馬三萬匹,換江南茶葉二十萬斤、青花瓷器十萬件。如此發展下去,商稅漸成為為國庫第一財源。

此外,吳國推行百工並舉,讓工部下設“官窯總局”,統轄景德鎮、越州、龍泉三大窯區,工匠三萬,專燒龍鳳紋青花瓷、影青刻花瓷,年出窯三百萬件,除內銷外,半供互市,拉動消費。

朝廷又建江寧藥廠、蘇州紡織廠,以及諸多水泥廠、鹽場、菸草廠等,皆由朝廷控股,招募匠戶、流民,日給工錢米二升,鹽菜錢二十文。由於朝廷辦廠,增加國家收入,這樣不依賴百姓的土地稅、人丁稅,也能減輕耕農的負擔。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