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吳軍在應天府駐紮之後,開始向周圍輻射。這裡屬於大宋的京東西路,往北有楚丘、單州、定陶等城,都有重兵把守,屬於京東西路的管轄。
蘇宸發現那幾座城在北面,繼續深入存在一定風險,於是決定將兵力向東、向南去橫掃。比如同屬京東西路的下邑、拓城,被馬東臨、馬戰超兄弟各帶精兵一萬,僅用三日就攻克了。
至於淮南東路,牽扯到了十幾個州,目前都在吳軍的控制之下。這些州郡有些城池還有少量宋軍把守,但都被吳軍驅趕和殲滅。
潘美帶兵進入亳州,這裡有鹿邑、永城、酇縣、衛真、城父等城邑,陸續被攻克。亳州也是屬於淮南東路西北的一個州域。
大宋的西路軍,由王仁瞻、韓重贇率領殘兵三萬,退守了襄邑,成為應天府去往開封府之間的一個必經城池,打算在那裡抗衡。
原來的大宋東路軍王審琦、楊光義則帶兵退在了定陶,與那裡的廣濟軍整合,湊足兵力五萬,隨時準備轉移到開封府進行護衛京師。
這就是目前吳宋雙方對峙的局面。在有效兵力上,吳軍擁兵五十萬,要大過宋軍人數了。因為大宋禁軍數十萬都在前幾次戰役中,戰死的戰死,逃散的逃散,投降的投降,主力精銳削減了很多。
在雙方軍力的對比下,優勢正在向吳軍傾斜。
宋國派來的使者程德玄抵達應天府城外,稟告了議和的來意後,被帶到了將軍府內。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