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提得極盡委婉之能事,和風細雨地陳奏著:“自仁孝皇帝起,國之大小奏疏皆由尚書檯審閱。後少主即位,無力親任臺官,便由三位輔政大臣代為疏理。國之要務如山,當初尚且有罪人李季、曹煊協同,元佑五年春此二人伏誅,重壓便落在丞相一人身上,至今已五年有餘了。”尚書僕射那張胖胖的臉上堆滿了敬意,向丞相拱了拱手道,“相國這些年委實太過辛苦了,重大政事的謀議決策,無一樣不需相國操勞。我等臺官只問詔書起擬,上不能匡主,下無以益民,尸位素餐,情何以堪?蓋前朝多幼君弱主,尚書檯為外戚、宦官左右者不勝列舉。然我朝少君有為,且無寺人外家把持,尚書檯願為丞相分憂,肯請陛下恩准。”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樣昭彰的收權,雖然是由尚書僕射提出,但所有人都知道,這就是少帝的意思。既然公然在朝上奏議,肯定是沒有轉圜餘地的了。
眾臣都望向丞相,跽坐於首席的丞相抬眼直視少帝,執起笏板一字一句道:“臣附議。然尚書檯群龍無首,尚書令一職至今懸空,臣舉薦侍曹尚書劉賞,望陛下準臣奏議。”
所以兜兜轉轉,球又踢了回來。侍曹尚書主丞相御史事,本就和三公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一人退居一人頂替,繞了個大圈子,肉還在鍋裡。
御座上的少帝臉色不豫,抿緊嘴唇半晌沒有開口,御史大夫與太尉卻直身向上執禮,“相國所奏劉賞此人,行事縝密,大節大義,臣等附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