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還是有了實際的功勞才好說話。
大澤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地點,它距離奉城不遠,在龍望江的上游,比起奉城這種普普通通的地方,大澤的位置關鍵的多,它是燕國順江而下作戰的重要樞紐。
燕國數次派兵都走了龍望江水路,且大澤的位置十分利於進攻,這也是燕國能夠威脅梁國的原因之一。
如果晉國佔據大澤,那麼日後不管是對燕國還是對梁國的戰爭,都能夠處於一種地理上的有利位置了。
畢竟大澤順江而下是一條路,可若與龍脊山相呼應,那就能夠成為晉國抵擋燕國的屏障。
其後方又有奉城做支撐,將很難一舉攻破。
晉國要攻打大澤,燕國當然不會再像之前的奉城之戰那樣當做小打小鬧對待。
奉城丟了還能說對偌大燕國不痛不癢,可要是大澤丟了,燕帝可就得哭出來了。
何況這回燕國領兵的還是蘇穆,燕國就更得重視了。
因此大澤之戰從一開始就吸引了全天下的目光。
但這一回不知道是不是帶了太多年輕小將的原因,蘇穆的大失過去的水準,雖說沒見什麼失誤,卻也打的過分謹慎保守。
這讓燕國提著的心頓時放下了一半。
晉國想要培養下一代的心思大家都能看出來,不過卻拿這麼重要的戰爭來培養新人,這就讓人要笑話晉國了。
還真以為蘇穆就無敵了呀?
這不是就被牽絆住了麼?
於是甚至有小道訊息說,原本聽說蘇穆領兵,燕帝數次召集眾臣商議到深夜,討論應對的方法,最後將唐劍鳴和袁維這兩個燕國名將都派上去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