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go-->
登基為帝的劉徹看出大漢自建國以來的無為而治,已然不適合用於此時的大漢,因而開始提拔儒家學子,推行新政。
可是大漢的無為而治讓大漢朝上下得以休養生息,國庫豐盈,竇猗房是忠誠的無為而治的擁護者,也是支援黃老之學的人。尤其她所不喜於百家中的儒家!
想竇猗房在兒子當政的時候打壓儒家之人都做到了,到了孫子這兒,乳臭未乾的孫兒竟要推翻黃老之學,以儒家取而代之,推行所謂新政,竇猗房如何能答應。
結果不言而喻,劉徹太年輕,年輕的以為他提拔相關的人即可改變大漢的局面,全然忘了論起勢力,竇猗房是真正的根深蒂固,她只要稍稍表明態度,放出話去,自有人為她清掃障礙,將劉徹剛提拔起來的儒家一干人才解決。
新政以劉徹的失敗告終,劉徹所提拔的儒家之人,無一不為竇猗房所不能容。
哪怕不死,也都被朝廷所棄。
甚至連同劉徹這個皇帝也無可避免的被剝奪處理朝政的資格。
天下自那以後被竇猗房牢牢掌控在手中。
吃過一回虧的劉徹選擇了蟄伏,根基不穩的他,無法和竇猗房抗衡,他不爭不搶,更流露出諸事不管的態度,整日開始騎馬打獵。至今亦然。
方才劉徹的一句話,讓劉挽驚醒之餘,想著其實此時的劉徹也並沒有多想要衛子夫生下兒子,畢竟,他要是有了兒子,誰能保證說不會有人動歪心思,讓他一個現任皇帝消失?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