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go-->
太平道的農莊裡。
作為外門弟子的眾人,剛剛忙完了農活,一個個累得夠嗆。
天實在是太熱了,將地面都曬成了硬塊,刨起來格外艱難,即便有年長一些的在旁邊指導,如何出力更省力一些,依舊還是累的眾人汗如雨下。
因為今年實在是太旱了,讓原本的秧苗都枯死了,所以這時候種下的是旱澇保收的高粱。
高粱對水分的需求相對較少,能夠適應乾旱的氣候條件,同時生長週期比較短,還不容易生蟲害,非常適合這樣的災年種植。
雖然高粱飯吃起來有一種苦澀的口感,可在饑荒之年,能吃飽就行,哪還顧得上口感。
這樣的救命作物,按理來說大家應該都種著才對。
可事實完全相反,畢竟凡事有利即有弊。
高粱雖然是耐旱耐澇的作物,能夠在乾旱、寒冷和澇災等環境下正常生長,是因為其根系深厚、根系量大,才能做到這些。
也正是如此,這種作物太累地了,今年種它,接下來兩三年要是種別的,就都不長了。
所以除非一些特定的區域,種植高粱的人並不多。
而南陽郡這邊的土地,大部分都是好地,誰捨得種高粱?
每年那麼多的地租不用給了?地主豪強的可不會讓你種高粱來糟蹋他們的地!
一句話,讓災民們食不果腹,被迫流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原因,從來都不是因為天災。
本質上是因為農民沒有自己的土地,沒有對抗自然風險的能力。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