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go-->
“kyikuki”,這是我那吸粉上癮的爹給我起的名字。
緬語的意思是,野狗。
勉強活到八歲,來支教的教師可憐我,指著寨口的老桑林說:
“這寨子最乾淨的樹就是它們了,你媽媽也是在那的小亭子裡生了你,特意避開了大麻罌粟,以後你就叫桑亭吧。
“在我們華夏的寓意裡,還能解釋說家鄉庇護你呢。”
1.
——桑亭?
我嗤之以鼻:“我喜歡kuki,太乾淨在這活不下去。”
這些來支教的是不是腦子有病,什麼想不開的人才需要家鄉庇護。
毒鬼,還是匪幫?
直到割據武裝軍動亂,肩扛五星紅旗的軍隊雷厲風行接走了支教團,連槍響都沒讓這群人聽見幾聲時,我才明白她們嘴裡的“家鄉”和我的不一樣。
武裝軍看到那支軍隊出現,連槍都不敢抬一下,也難怪一群刀都不會玩的讀書人有底氣來這助人為樂。
但我沒生在那片土地。
我的國籍把我釘在了這片罌粟田大麻地,動亂的匪頭子擄走了寨子裡所有的孩子,要組建一個“童子隊”,說是從小養的狗更忠心,還比大人更容易接近目標。
那些大頭兵教官,或者說“馴狗師”,喊我們“狗崽子”,完不成訓練就抽鞭子,每個月末都要上擂臺動刀子血拼。
昨天還嘻嘻哈哈一起分餅的夥伴,今天就要相殘。
受傷的“狗崽子”得不到藥,發炎死了便餵狗。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