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go-->
三月十八,距瓊林宴已有五日。
四百一十二名新科進士陸續從中書省領取官憑、官袍,然後開始赴任。
汴京城外,滿是折柳送別的文人士子。
令趙禎、眾相公和蘇良甚感欣慰的是,新科進士們無一人退卻。
朝廷自然不會虧待了他們。
對一些家境不是很好的新科進士家庭給予特殊補助,對一些所去之地甚是偏遠窮困或需攜妻攜子去的給予額外關懷。
只要他們能在赴任之地發光發熱,前途必然不可限量。
此舉,也意在讓天下計程車子書生們明白。
朝廷倡導的官場風氣是什麼,以及士子為官後的價值在哪裡。
民間百姓對朝廷的此番舉動甚是支援。
街頭巷尾滿是誇讚之聲。
大宋這批最有學識、最懂得朝廷變革之道的年輕人,就應該衝在最前面。
他們初入仕途。
學的不應是媚上欺下,中飽私囊,假公濟私,貪汙斂財,而是如何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與此同時。
蘇良上奏,請求為御史臺增員。
監察御史由原來的四人增至八人,主簿、檢法也各增四人,吏員更是要增加二十餘人。
趙禎與中書眾相公當即便應了下來。
目前,大宋變法總策在前,已證明其正確性。
能否不走樣的貫徹執行,完全靠人治。
而人治需要監察。
唯有監察嚴苛,才能減少錯漏,提前規避重大問題,讓地方主官時刻保持清醒,有條不紊地完成諸多繁瑣的細節。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