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三 想象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審美中的理解與邏輯思維的根本不同,在於它以想象為樞紐。德國近代美學家讓·保羅說:“想象能使理智裡的絕對和無限的觀念比較親切地、形象地向生命有限的人類呈現。”與保羅同時代的哲學家謝林乾脆把理智和想象的關係提煉成一個命題:“在藝術裡,這種理智的形象就是想象。”其實,想象豈止僅僅與理解、理智有關,保羅認為,它也“是其他心理功能的基本精髓”。

在戲劇審美中,想象的最基本任務是充實舞臺形象。讓·保羅說:“想象力能使一切片段的事物變為完全的整體,使缺陷的世界變為完滿的世界;它能使一切事物都完整化,甚至也使無限的、無所不包的宇宙變得完整。”

歌德認為,劇場感知主要作用於觀眾的外在感官,眼睛所看到的戲劇場面是有限的,只有讓外在感知接通觀眾的內在感官,他們的印象才會強烈和深刻,而內在感官主要就是想象力。想象力的作用,是在觀眾腦海裡造成整片的印象。整片印象一旦形成,反過來會使外在感官產生錯覺(幻覺)。面對片斷恰如面對全體,面對缺損恰如面對完滿。他借莎士比亞的戲劇為例指出:

眼睛也許可以稱作最清澈的感官,透過它能最容易地傳達事物。但是內在的感官比它還更清澈,人們透過語言的途徑把資訊最完善最迅速地傳達給內在的感官。語言能開花結果,而眼睛所見的東西,則是外在的,對人們並不發生那麼深刻的影響。莎士比亞完全是訴諸人們內在感官的,透過人們內在的感官幻想力,整個形象世界也就活躍起來,因此就產生了整片的印象。關於這種效果我們不知道該怎樣去解釋,似乎就像使我們誤認為一切事情好像都在我們眼前發生的那種錯覺那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