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
先祖的道理講的真是好啊,每每想起這些書本上的聖言賢語,墨升都會感慨萬千,心裡也開始默默背誦:
“上本之於古者聖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廢以為刑政,觀其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
雖然一開始道理不是全懂,但是師尊教導他,書不必全都讀,理不必全都明,事不必全都對。很多人一輩子痛下苦功,讀了數不盡的書,到頭來學問長沒長不知道,道理卻大部分沒理清,事做的更是糊塗的很。好心辦了壞事的從來就不缺,更有一些書讀的不少,名銜高到了博士,說得話辦得事卻連個“人”都算不上。所以人生在世,不必太過執著,我們雖是墨門,但學些道家的“無為之法”也未嘗不可。
一開始聽師尊講這一段話的時候,墨升還是極為震撼的,畢竟自己是嫡傳的墨門人,講究的就是辯證唯物,嚴謹刻板,一就是一二便是二,黑白分明錯對清晰。可不像那些儒生,孔子剛一死,儒門就開始大亂,聖賢不明,道德不一。同一個道德字眼,同一個人的態度,竟然來了個此一時也彼一時也。這些腐儒們也不直接否定道德禮制之法,而是從口誅筆伐的內容本身出發,他們仗著識了幾個字便賣弄起字眼,把言辭犀利的儒門禮法變成順乎道德的個人謀利。由於有縫隙可鑽,有利可圖,一人振臂,文人階級一哄而起。一人一義,十人十義,百人有了百義,千人便生出了千義。好好的儒學精華被這些不肖子孫,硬生生玩成了公孫龍的“白馬非馬”,逼得朝見天道的孔老夫子臉面無光,痛心疾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