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大明天國旗幟迎風飄揚。”
“啊~啊~”
“天下最偉大的文明,多麼的光輝。”
“讓天下百姓嚮往。”
“啊~啊~”“勝利之聲響亮大明。”
“讚頌大明。”
“啊~啊~”
“百姓安居樂業,國家繁榮富強。”
“啊~啊~”
“削平高山,填足窪地,大明人最勤奮。”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理想的社會讓人驕傲。”
正統十六年。
火車上坐滿了學校的學生,府學的少年們,最小的十歲出頭,最大的十三四歲,每節車箱充滿了歡聲笑語,一年一度的遊學組織活動,已經是內地行省府學的常態。
古時只有大戶子弟才能承擔的遊學,已經在學校普及了下來。
在教諭們的組織下,學生們唱起了歌,一個甲子前的老歌至今也沒有過時,聽到兒時的歌聲,一名老教諭忍不住擦了擦眼角,彷彿回到了小時候。
許多年輕的教諭第一次聽到這首歌,也有些人聽過,不過都不影響此時的歡樂。
每年裡,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從北到南,從內陸到海外,從海外到內陸,隨著大明運輸業的發達,鐵道輪船的普及,人們的活動範圍已經與古代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一輩子不出村成為了傳說。
工人們除了在工廠裡工作,也會在節假日帶著家人爬山涉水郊遊,每年裡從北平到京城,從京城到占城的乘客與商人絡繹不絕。
不可計數的水手與海商,包括移民們多年來找機會回鄉祭祖,甚至去海外探親,特別是各地物資頻繁的貿易,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線。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