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在咸豐十一年,那時27歲的慈禧太后與慈安並肩,聯合恭親王奕訢掀起了一場辛酉政變,拉開了她首次垂簾聽政的序幕。”
“正是在慈禧的政治盟友恭親王奕訢的精心策劃下,朝內重臣紛紛上書,懇請兩位皇太后共同垂簾聽政,隨即,“祺祥”年號應聲而逝,轉而更名為“同治”,寓意著兩宮太后與天子一同治理國家,共商國事。”
“如此一來,恭親王與軍機大臣們的角色便僅限於議政,但在實際情況中,權力的天平大都傾斜於慈禧一方。”
“同治皇帝,年幼無知,卻莫名其妙地坐上了九五至尊之位。”
“對他而言,每日課業在弘德殿的學習,是最令人煩惱的事。”
“清朝歷來重視皇室子弟的教育,可是咸豐早逝,慈禧又日夜忙於朝政,無暇顧及同治的學業。”
“同治因無人照管、關心,逐漸對學業失去興趣,沉溺於遊戲之中。”
“本是偶爾解悶,卻最終演變成無法自拔的習慣。”
“他日漸懈怠,對學業的厭倦更甚於往昔,連帶一眾學童也成了他的玩伴。”
“每日清晨的讀書時光,同治總是顯得無精打采,文墨不進,難以完成一篇短文,更遑論對治國策略有所理解。”
“甚至朝廷奏章對他而言,也是難以解讀的天書。”
“1873年,這一年對於剛滿18歲的同治帝來說,意義非凡。”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