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在途中,英軍進攻了乍浦,此戰1700名滿洲八旗士兵死守乍浦,讓英軍死傷60多人,被俘虜16人,滿洲八旗的表現給英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乍浦之戰後,清朝欽差大臣耆英派伊里布提出停戰議和,遭到英軍拒絕。”
“英軍放棄乍浦,到達了吳淞口。”
“此地為江南提督陳化成駐防,他治軍嚴明,使得吳淞口的防禦堅固。”
“五月初八,英軍對吳淞口發動進攻,陳化成英勇反擊,經過兩個小時的苦戰,擊傷英艦數艘,英軍死傷20多人。”
“然而兩江總督牛鑑臨陣潰逃,使得東炮臺被攻佔。”
“陳化成堅守西炮臺反擊,持續5小時,最終陣亡。”
“吳淞口之戰後,上海淪陷。”
“1842年六月,英國軍艦60多艘,軍隊1萬多人開始進攻鎮江。”
“京口副都統海齡帶領1500八旗軍隊固守,應勇反擊,給英軍以重創。”
“英軍入城後,雙方展開肉搏戰,直到全軍覆沒。”
“清軍此戰死傷和失蹤648人,英軍死傷165人,包括4位軍官死亡,15為軍官受傷。”
“海齡見城已破,自縊身亡。”
“六月二十六日,英軍陳兵江寧。此時,清朝的求和派佔據了主導,道光帝也不得不妥協。”
“七月,道光帝派遣欽差大臣耆英抵達江寧,和英國進行了談判,最終簽訂了《南京條約》,第一次鴉片戰爭正式宣告結束,種花國近代的恥辱歷史也拉開了序幕。”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