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在超新星爆炸最終發生之前,具備極強穿透力的中微子可以率先從白矮星內部逃逸,並呈現出一些與通常狀態下不同的特徵。於是,透過觀測中微子,便可以達成提前預報超新星爆炸的目的。
當然,就算可以預報,預報的時間也不會很長,最多隻有幾個小時而已。
此刻,維A星系之中的中微子望遠鏡,便觀測到了發生在浩瀚深空的超新星爆炸的跡象,然後透過超距通訊技術,在一瞬間之中,將其傳達到了0.6光年之外的陳嶽這裡。
之後,陳嶽立刻便找到了這些訊號的光學對應體,並將望遠鏡對準了它。
最終,一個名字出現在了陳嶽的腦海之中。
即將發生超新星爆炸的那個星系,名字叫做飛馬座IK。
——不,這樣說或許不太準確。飛馬座IK距離太陽系約150光年,距離王良三星系和維A星系約162光年,極為接近光速的中微子從飛馬座IK傳遞到維A星系,從而被中微子望遠鏡探測到,便需要大約162年的時間。
這便意味著,真正的超新星爆炸,早在160多年以前就已經真切發生了。此刻,不過是承載著此次超新星爆炸資訊的粒子到達了這裡而已。
但……怎麼會這樣?
飛馬座IK是一個雙星系統,其中一顆是表面顏色呈現出藍白色的亞巨星,一顆是白矮星,這一點陳嶽很清楚。其中那顆亞巨星雖然處於生命週期的後半段,但遠遠不至於變成紅巨星從而被伴星吸積物質。而沒有足夠的外來物質,超新星爆炸就不可能發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