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王導活了一輩子,在大多數時候都很從容。王敦叛亂,哪怕他和剩下的琅琊王家人差點被朝廷殺了祭旗,跪在晉元帝門口求情的時候,他也風儀不變。倒是在晚年庾亮得勢時,他曾經用麈尾扇掩著鼻子,嫌棄地擋住庾亮車過帶起的塵埃,對人說:“元規塵汙人。”元規是庾亮的字。這話流傳很廣,讓一向淡定的王導顯得頗有幾分怨毒。
這樣的過節發生在庾亮和王導身上,其實很奇怪。文人相輕是中國人的傳統,但是頂多是心裡互不買賬,臉上還是要客客氣氣過得去。像是司馬光和王安石那樣撕破了臉皮,各自為黨,互相罵罵咧咧的只是少數極品。況且,庾亮和王導都是貴族子弟,年輕的時候在各大沙龍也曾抬頭不見低頭見。王導曾經說過,他和庾亮是年輕時候的發小——布衣之好。到了東晉渡江,實際上還是一條戰線的:琅琊王司馬睿成為晉元帝之前,王導建議的為組織朝廷準備的人才庫“百六掾”中,庾亮是秘書長,大家一道為了和江南計程車族搞好關係而盡心工作。
庾亮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也一直對王導不錯:晉元帝晚年被王敦欺負得很慘,猛然醒悟皇帝要有個皇帝的樣子,不能被權臣給架空了。可是自己半截身子已經入了土,只好教導兒子將來長大別被大臣欺負,尤其別被王家人給牽著鼻子走。於是針對王導提出的“能忍則忍,息事寧人”的治國策略,給當時還是太子的晉明帝送了一堆申不害、韓非子等法家人物的代表作。這些人都是全面主張嚴刑峻法,教導君主用鐵腕手段駕馭臣子的。庾亮的妹妹是太子妃,庾亮和太子算是發小,關係不錯。看到太子在讀這些書,立刻警告他說,申不害、韓非這些人刻薄,有傷風化,不可以學這一套。言下之意,是力挺王導“無為而治”的黃老手段。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