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張周的兵馬在祭祀之後,繼續往西北方向進發。
無須知曉唐寅的兵馬在何處,只需要知道韃靼人的防禦方向在何處就行,因為張周很清楚,如果韃靼人想要一次將唐寅所部全給吃了,且還要做到最小的損失,只有傾盡其全力才可。
也就是說,唐寅這七八千兵馬,已足夠讓韃靼人孤注一擲。
在這種前提之下,韃靼人是沒法做迴避的,也就是說只要發現哪裡有韃靼人,跟著走,就一定能找到唐寅駐軍的方向。
至於唐寅是否已全軍覆沒,對張周來說同樣不重要,因為只要韃靼人敢以全軍出擊的方式去把唐寅這一部人馬給吞下,就一定有膽量跟他張周所部一戰。
甚至唐寅全軍覆沒,對張周來說或還是好事,因為這會增強韃靼人的信心。
連唐寅那七八千兵馬我們都能全殲,難道還怕你區區三千兵馬不成?
你大明就算武器翻新,且兵鋒強勁,但恐怕也無法與我數十萬韃靼鐵騎正面抗衡。
……
……
正月底。
距離大明出兵已有二十天。
朱祐樘所部終於抵達了大同,朱鳳協同王守仁等軍將,以及城內十幾萬軍民百姓,對聖駕到來近乎是夾道歡迎。
上一次皇帝御駕親征,在往西北途中就被韃靼人給嚇回去,並在回軍途中被韃靼人給追上,發生慘禍。
但這次皇帝御駕親征,半途中連個韃靼人的影子都沒瞧見,而朱祐樘就這麼堂而皇之帶著他的兩萬兵馬,順順利利抵達大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