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18章 格物致知與格物窮理2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現在我來問大家一個問題,什麼是格物致知的精神,格是什麼意思,致又是什麼意思呢,誰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

一個小手舉起來:“太傅,我知道,我知道!”秦太傅朝那孩子揮揮手:“好,應正來回答這個問題。”(到後面都會有什麼應什麼應的,但他們名字又不姓應,這點大家不要奇怪,這是像那種學號,來編號的)

這個應正晃著腦袋,說的頭頭是道:“太傅,《大學》裡說了,格物致知是使人能達到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的田地,從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秦太傅點點頭:“你還是背了的,用心了啊,還有其它答案嗎,格,致又是什麼意思呢?”這時又有一個自稱應亦的童鞋站起來:“從應正的話看來,格應該是探究,追究的意思,而致是取得,獲取的意思,太傅問的是格物致知的精神,那就是做任何事情,都需實踐,自己去探求真理,總的來說,格物致知的精神是,探究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秦太傅放了放手,示意讓應亦坐下:“還有嗎,格物致知還有其它看法嗎?”

“你們說的都很不錯,應晟你認為格物致知是什麼意思。”這個叫應晟的男孩站起:“古代哲學的認識論命題.朱熹承認接觸事物(格物)是獲得知識(致知)的方法,但又認為心被人慾所矇蔽,所以知識不夠完備。只要透過格物的功夫去掉人慾,對於天地萬物之理就無所不知了。顏元把格物解釋為“犯手(動手)實做其事”,認為“手格物而後知至”,肯定行先於知,這是樸素的唯物主義反映論的觀點。”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