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第三章有理想與理想化
桓玄這個人,詭詐權謀能力,世界級;作秀能力,國家級;治國能力,小區級。
自晉安帝繼位以來,東晉連年戰禍,百姓飽受戰亂之苦,均渴望過安穩日子。桓玄在內戰中成為最終的勝利者之後,不管是不是個好領導,只要不打仗了,老百姓就都擁護。
桓玄上臺之初,也確實想有一番作為,他罷黜奸佞之徒,擢用俊賢之士,東晉上下一片歡欣景象。
更令桓玄露臉的事兒是,他下令加強沿海防務,令困守海島的起義軍領袖孫恩絕望,投海自殺。
為安撫起義軍,桓玄任命孫恩起義軍的二號人物、孫恩的妹夫盧循為永嘉太守。東晉社會秩序漸漸趨於穩定。
然而,很快,全國上下就對桓玄失望了。
執政者出發點再好,但如果制定的政策或理政的方法不當,最終結果不是為民,而是害民。
譬如,當年有一個權傾朝野的外戚世家,先後有九人封侯,五人擔任大司馬。族中之人多生活奢靡、聲色犬馬。唯有一個青年,獨守清淨、為人謙恭、勤奮好學、作風嚴謹,成為這個豪門中的另類,世人眼中的道德楷模,很快聲名遠播並扶搖直上,直至成為至尊。登基後,他愛民情懷不改,採取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惠民措施:
1.土地國有化改革。將天下土地改名為“王田”,恢復井田制。
2.其他國有制改革。把鹽、鐵、酒、鑄錢及山林、水塘等收歸國有。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