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第四章拓跋的崛起
第一節一擊柔然
398年,北魏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拓跋珪稱皇帝,即北魏道武帝。
拓跋珪擊敗後燕進入中原後,根據中原地理特徵,鼓勵農業生產,拓拔鮮卑的奴隸主貴族們也逐漸漢化轉化為封建地主。畢竟漢人人口數量眾多,且漢族大地主經濟實力雄厚,為鞏固統治,拓跋珪又招納漢族大地主參與政治,加快了鮮卑拓跋部的漢化程序。
拓跋珪死後,其子拓跋嗣(北魏明元帝)、孫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先後繼承大業,擢用數百名漢族大地主擔任高階官員,包括范陽盧玄、博陵崔綽、渤海高允等,北魏形成了鮮卑拓跋貴族與漢族士族豪門的聯合封建政權,國勢大增。特別是423年,不到16歲的拓跋燾即位後,北魏帝國從此駛入了徹底崛起的快軌道。
當時,北中國的形式是:北魏佔據中原大部分,赫連勃勃建立的大夏、慕容鮮卑的分支吐谷渾、匈奴支系盧水胡三股勢力佔據西北及西域,柔然、敕勒等佔據北方大漠,北燕、高句麗等佔據東北。
而對北魏威脅最大的,是柔然。
柔然,同鮮卑一樣,同屬東胡族系。公元4世紀末至6世紀中葉,繼匈奴、鮮卑之後,活動於中國大漠南北和西北廣大地區,該區域與其並存的,還有敕勒。
敕勒又名丁零、高車、回鶻,其起源前文已有所敘述,著名的《敕勒歌》,其實是敕勒人的鮮卑語的牧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