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第二章帝國危機
“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三國混戰時代結束後,休養生息成為西晉帝國的主題。
司馬炎以都城洛陽為中心,在全國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重視生產,鼓勵墾荒,勸課農桑,興修水利,逐步使國家走上了發展的道路,百姓暫時擺脫了戰亂之苦。
從280年至289年的十年間內,西晉沃野千里,牛馬遍野,家給人足,民和俗靜,出現了四海平一、天下康寧的昇平景象,史稱“太康盛世”。
之所以稱“太康盛世”,是因為司馬炎於280年4月由泰始改元太康。當年曹魏的少年熱血皇帝曹髦,以夏少康自許,期望出現“少康中興”一樣的盛世,結果被司馬氏宰掉,而在司馬氏的統治下反而出現了“太康盛世”,令人唏噓。同時又說明,在地大物博、人民勤儉的神州,只要國家安全,社會穩定,經濟也一定差不了,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穩定局面。
最明顯的是人口的增長。263年鄧艾兵臨成都城下、劉禪投降時,蜀漢提交的戶口賬冊顯示,蜀漢全國共28萬戶,94萬人。其中軍隊10萬2千人,官吏4萬人。6個人就有一個吃皇糧。再扣除老年人和孩子,3個勞動力就得養1個吃財政飯的,難怪劉阿斗投降的這麼堅決,實在是撐不下去了。戰爭給國家經濟造成的壓力有多大,可以問問當今的普大帝。其餘兩國,也好不到哪裡去,據考證,三國末年,吳國人口230萬餘,魏國443萬餘,這樣,三國共計767萬餘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