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滿堂大儒,站起者已十之八九。
此時最震驚之人並不是那袁逢,而是袁紹!
他不惜提前結束服喪為的是什麼?
為的就是來收攏今文經世家的人心。
他在府邸時為什麼喜形於色,志得意滿?
因為他以為他已經做到了,他已經立於不敗之地。
至於太學論經,不過是他擴大戰果,繼續收攏人心罷了。
但是,但是啊!
楊明這傢伙是怎麼做到的,竟然能同時收攏古、今文弟子,不,是大儒的心!
這太可怕了。
這不是他袁本初粗心大意,而是根本就想不到。
誰能想到爭論了兩百多年的經學之爭,會在楊明手上終結?
別說是他,就連生他的,狡猾到如狐狸一般的那個叔父都不曾想到過。
看看此時端坐在堂上,同樣目瞪口呆,一言不發的天子吧。
據說曹節本不想讓楊明參與其中,是劉宏力主把楊明拉了進來。
劉宏,此時是真的有點懵。
此時東觀內發生的事情,已經超乎了他的認識。
這就好比戰國之時,有人告訴他有人能一統六國。
而且最為要命的是,他這個裁判似乎已無決斷權利!
因為古、今文二家握手言和,此時他手中所有有爭議之處已不再。
既已不再,又何須決斷?
劉宏的身後,曹節臉上也是極為難看。
他同樣未曾想到楊明還能如此行事,但如果當初把楊明拒之門外,即便楊明有能力也無法辦到。
但可惜,能最終做決斷之人不是他而是劉宏。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