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正當楊明與盧植在府上談論百姓之時,袁紹也正與一眾士人在府邸開懷飲酒,高談闊論。
雖只是幾日光景,但憑藉著汝南袁術的出身出身和出眾的才貌,以及服喪五年積攢的名望,當然最重要的是楊明的“叛離”,他迅速拉攏了一大波今文經世家弟子。
比如他昔日的發小,南陽人許攸。
再比如“八廚”之一,此時為騎都尉的東平人張邈。
又比如他在汝南時的“奔走之友”,此時仍被劃為黨人的名士何顒。
除此之外,還有伍孚、吳巨等人,以及眾多三河地區的今文經望族子弟。
望著堂下眾人,袁紹志得意滿,難免喜形於色。
他雖結廬服喪,但又怎可能不對雒陽局勢有所關注。
當初楊明誅殺王甫之時,他一度也遣人為之奔走。
須知為好友奔走也是義之所在,為世人所敬。
然而未等到他的幫助,楊氏就已為楊明繳納了縑帛,楊明昂首走出了廷尉詔獄。
他的人無功而返留在了雒陽,不過數月後就帶回了楊明火燒王庭被封亭侯之事,他那晚徹夜未眠。
楊明名望提升的速度,遠超他的預想。
之後楊明更是拜師鄭玄,殺趙忠之族弟趙延,被天子公車徵召,名望一路飆升,讓他幾近絕望。
那時的他曾想,就算他守六十年喪,也不可能再趕上楊明。
但好在楊明犯錯,他也抓住了唯一的機會,短時間內便取得了如今的地位,堪稱絕境逢生,柳暗花明。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