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劉恪繼續道:“登基大典暫且擱置,咱們是知道緣由,可今天的事情,總該有個尾啊?”
“若是放在史書上,該怎麼寫?”
縮著頭當鴕鳥的楊仲瞬間明白了,今天這事兒,得有個定性。
宇文拜雖然篡逆,但確實是唯一能夠阻擋東胡大軍的猛男,是三軍的主心骨。
如果將宇文拜的死訊傳出去,不僅將士們心中忐忑,東胡大軍也必然加強猛攻,到時候想要守城就更難了。
而且群臣的表現也實在欠佳,都有人公然謀逆了,竟然沒有動作。
還得皇帝親自出手,一箭把反賊射死,這事兒要傳到民間,不僅離心離德,還會被有心人利用。
楊仲覺得,自己必須得出面了,他站出列,斟酌良久,道:
“輔政大臣宇文拜,以下犯上,僭越謀逆,群臣奮勇殺賊,其斃於亂軍之中。”
楊仲開了個高階美顏,純度百分百,這麼一改,就成了逆賊造反,群臣激憤,一擁而上,把逆賊乾死了。
不僅描寫了群臣的忠勇,還抹去了皇帝親自殺人時的孤立無援,傳出去了,那也是朝廷鐵板一塊。
快亡國了還上下一心,合力殺賊,大漢之亡,非君臣之過!
多好聽!
“是這麼回事嗎?”
劉恪冷不丁一句,問的群臣無言,當然不是這麼回事,但它就得是這麼回事!
“太史令何在?你來說,今日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大漢還是很重視編史的,南遷之後,就更加重視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