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一個正常製造業公司的發展流程,是先在本土市場立足,利用本土的市場來獲得發展,獲得技術進步,獲得質量經驗等等,隨後,當有了一定把握的時候,就會向海外發展。
海爾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先在國內發展,到了一定規模後就開始進軍海外。
本土市場越大,那這家企業能夠成就的規模就越大,也就越有把握能夠在海外市場成功,從而成為一個國際型的大公司。
香港的製造業公司顯然沒這個條件,本土市場小到基本上沒什麼本土品牌,基本上是給國外代工為主,到後世的21世紀,除了那些抓住內地市場機遇的製造業公司,其他的都活不下來。
美的在未來自然也要靠內地,但想進軍內地市場,至少要到90年代以後,離現在還差不多有20年,那就必須依賴市場已經成熟的歐美市場。
只是,越高階的產品,就越難打入已經成熟的市場,比如汽車,歐美市場穩定之後,基本上50年也就出現了兩三個新玩家。
在70年代,空調冰箱等大件電器還算是當紅的行業,RB、美國、歐洲本土都有大量知名品牌,一個不知名的香港品牌,是很難進入這個市場的,這一點和紅牛不一樣,紅牛這玩意,本身就是走的還沒有被開發的能量飲料市場,屬於這個行業的鼻祖,一炮而紅後,不愁銷量,但大件電器,你送到歐美超市門口,他們也不敢隨便引入,因為這種價格高技術含量高的商品,使用者基本上只看品牌,雜牌的容易出質量問題,反而會給超市引來麻煩。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