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杭州,
清河坊,
河坊街,一杆杏旗在寒風碎雪中飄蕩,杏旗上繡著三個大字【保和堂】。
杏旗下是一個臨街藥鋪,幾個衣著普通,面色窮苦的百姓正在站在藥鋪門口跺腳等著。
藥鋪臨街,大開門,一眼便可望儘裡面的陳設佈置。
左側一個方桌,桌後一個四十許的中年男子,正在為一個老大娘診脈。
右側靠牆是一排藥架子,一個二十許的清秀男子正在按方抓藥。
他抓的很仔細,手裡拿著一張四四方方的紙張,眼神頻頻望去,再三確認,生怕抓錯一味,少抓一錢。
藥鋪還有個後院,可以提供煎藥,只需兩文錢的柴錢即可,即便這樣,還是有很多百姓選擇帶回家,自己煎熬。
兩文錢也是錢,買一張大餅夠一人吃一頓的了。
坐堂大夫收回手,又問了一番,隨後提筆在紙上寫下藥方,對大娘道:
“按方抓藥,一日兩次,早晚飯後服用,第二日可愈”
大娘謝過,拿著藥方到右側抓藥,大夫身前方桌旁,又坐了一人。
顯然,
這大夫看病竟不要錢!
嗯,
倒也不是不收錢,就比如這保和堂的坐堂大夫,他在這坐一天,看診的錢,東家會給。
或是有富貴人家,來找大夫上門看診,那,收費就貴了,大夫上門,不給個一二兩銀子,怎麼也說不過去的。
若是名醫,那一般人家,甚至連請都請不到。
普通窮苦人家,也就只能親自來藥房問診,或是口述形容一番家裡病人的情況,大夫根據形容,開藥。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