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謝衍這兩三個月在幹啥?
一是寫論文,二是造天平,三是交筆友。
幾篇論文,全都跟天平有關,但又故意分開寫,甚至目前只寄出了一篇。
之所以這樣做,當然是為了保險。
他又不傻!
研發天平的速度很慢,因為謝衍製造的天平,比聶岐那個要高階得多。研發期間,需要不斷除錯,甚至還請來一個微雕工匠刻尺度。
筆友暫時只交了六個,更多寫給他的交友信還在路上。
其中就包括洛陽那個聶岐,兩人書信來往,聊得還挺不錯。字裡行間,聶岐想套取更多訊息,謝衍趁機把對方當成工具人。
謝衍稱自己從小就喜歡數理化,但受父兄影響選擇了文科,私底下一直在努力自學。對於發現阻尼現象,他也是一通胡編,反正有各種名人故事可抄。
這些資訊,都透過聶岐、朱世鎔等筆友傳播出去。
造勢嘛,誰還不會啊?
當謝衍寫的各種小作文,寄到洛陽、開封之後,兩京學術圈很快就對他有了更具體的認知。
形象特別豐滿。
一個出身於河北士紳家庭的少年,從小缺乏研究自然科學的環境。在父兄的要求下,只能被迫選擇文科,但卻不能澆滅他追求真理的熱情。
在年復一年的勤奮自學之下,這個少年終於展露驚人天賦,對數理化的尖端領域都有了極深造詣。
當然,整個過程都有謝以勤幫忙出主意。
他們拿到那期物理學刊之後,謝以勤仔細分析聶岐的論文和書信,對兒子說:“這個人心術不良,把你當梯子踩,還讓你以為那都是恩情。”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