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如今規模稍大的報紙,基本是旬報、雙旬報和月報。
他們在一座城市設立總部,又在其他城市設立分部。先設計出固定的版面結構,由報社總部編輯稿件內容,再透過電報傳輸稿件給分社,約定好時間一起印刷銷售。
電報傳輸稿件雖然成本高,但只要銷量上來了不成問題,而且跟電報局進行長期合作有優惠。
真正的缺點,是電報傳不了配圖。
因此但凡有配圖的新聞,要麼是報社總部印刷的報紙,要麼就是靠人工送去分社的!
《易報》那篇報道山西煤炭童工的新聞,明顯處心積慮準備已久。甚至相關考察團還沒去山西,那些漫畫配圖就已經送往各省分社了,否則時間上根本來不及。
文章發表的第二旬,輿論戰終於爆發,反擊的報紙非常多。
但反擊的力度不夠,甚至帶著點求和的味道。
因為《易報》文章佔據著儒家大義,佔據著道德高地,身後還有朝廷撐腰。
這該如何反擊呢?
一種角度是透過童工自身來博同情。聲稱如果礦山、工廠不聘用童工,這一大家子的收入就會銳減,最後全家都陷入飢餓赤貧狀態。
一種角度從技術方面來訴苦。比如拿礦山來舉例,深層開採的地下礦道很窄,只有童工可以快速出入,相比起成年礦工具有天然優勢。
甚至,反擊文章在求和的同時,還帶著一點威脅的意味。
他們提出,如果不使用童工,全國各大煤礦必然成本飆升,而且還會導致大量減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