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長盛園中,幾個勸農官前來彙報。
為首者喚作焦德潤,算是朱國祥的再傳弟子。在行禮拜見之後,他讓下屬開啟一副江南農業地圖。
焦德潤介紹說:“唐代的時候,江南以種稻為主,輔以桑、茶等作物。當時盛行稻田休耕法,直至宋代早期,江南部分稻田還在休耕。”
“但在唐代中後期,江南的大部分熟田種稻,已經一年一熟,不再休耕養肥。也是在唐代中後期,江南的稻麥複種區域增大。”
“這種局面的改變,是在前宋引進佔城稻之後。江南出現一年兩熟的稻子,又或者水稻、油菜兩熟,稻麥複種的面積漸漸減少。”
“棉花傳到江南,局面再次改變……”
焦德潤用一根竹條指著地圖:“從江陰沿著江岸、海岸,一直到杭州灣的北部。這些府縣的土壤含沙量高,鹽鹼也高,不太適合種稻,反而適合種棉。這裡雖然也稻棉輪作,但以種棉花為主,已經達到七棉三稻。這裡可稱棉花區。”
“杭州灣北邊的鹽官縣,到杭州西北方這一片,屬於農業過渡帶。種什麼都可以,說不太清楚,所以可稱過渡區。”
“太湖南部到杭州北部,這一片地勢低窪、土地肥沃,其實種水稻的更多,稍微貧瘠的土地則桑樹混種其他作物。桑三稻七。這裡可稱蠶桑區。”
“還有浙江西北部、金陵府南部、太湖西邊的丘陵,也以種植桑樹居多,同樣可以稱為蠶桑區。”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